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网络生活日益普及,但新型网络诈骗手段也随之迭代升级,其隐蔽性、迷惑性与针对性愈发突出。为提升全院学生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守护学生财产安全,理学院于十月在博雅楼成功举办两场反诈宣传专题讲座。本次系列讲座特邀阜新市公安局新型犯罪案件侦查大队史琪警官担任主讲人,全面覆盖理学院全体学生。
两场讲座均于十月举行,一场面向2024级、2025级学生,另一场面向2022级、2023级学生。通过分场次安排,确保每个年级的同学都能参与这场为青年学子量身定制的“安全必修课”。

此次反诈宣传讲座内容详实、案例鲜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填补了同学们在反诈知识方面的盲区。史琪警官重点提醒广大学子,要警惕“校园贷”“培训贷”等隐蔽性金融诈骗,切勿轻信“无抵押、低利率、秒到账”的虚假宣传,同时针对网络刷单、冒充老师或家长借钱、学术论文代写代发等高发骗局,拆解了骗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急于兼职赚钱或毕业加分的心理实施诈骗的套路。他以各高校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为例,详细讲解了不同骗局的作案流程与识别要点,强调“凡是要求先交保证金、手续费的兼职都是骗局,凡是涉及个人银行卡、身份证信息泄露的请求都要果断拒绝”,呼吁学子们提高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学校保卫处或公安机关联系,守护好个人财产安全。史琪警官提醒,学生需防8类电诈: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色情诱导刷单、冒充客服、游戏交易、贷款、虚假购物、冒充熟人,这些骗局利用心理弱点行骗,已有学生损失数千元。他强调,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不转账、不泄露隐私,遇疑及时求助。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讲座深刻认识到了新型诈骗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今后将提高防范意识,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向身边人普及反诈知识,共同营造安全无诈的校园环境。

此次反诈宣传专题讲座是理学院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我为学生办实事”的具体实践。通过专业、生动的宣讲,有效填补了同学们在反诈知识方面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群体的风险防范能力。未来,理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安全成长需求,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构建“学院+公安+学生”的反诈联动机制,为同学们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助力青年学子安心求学、平安成长。
